下,汇率变化和净出口对总需求产生的短期引致效应,可能被颠倒过来:它们会增强财政政策的效力,而削弱货币政策的效力。如果这种逆向短期效应持续时间较长,而决策者旨在使总需求更快增加,那么,财政政策将优于货币政策。第二个制约是资本流动的无弹性。如果资本流动对本国利率变化的反应为零,利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二次效应不会出现,于是利率变化不会引起汇率变化,也就不会通过净出口的变化引发对总需求的二次效应。结果,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都具有一个初始扩张效应,但都无法通过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化产生增强或抵消的二次效应。此时,财政政策不一定比货币政策的效力差,有时甚至可能更有效。这种情况常常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有关,因为这些国家还不具备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,国内投资对国内利率的反应可能很小。但在一般情况下,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。
(三)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拓展:资本流动的利率敏感性
一般来说,35曲线的形状有三种,其中两种属于极端情形:资本流动是完全弹性的,此时55曲线是水平的;资本流动为零或对本国利率完全无弹性,此时给定任何汇率,55曲线是垂直的。汉达的分析则建立在第三种情形之上,即资本可以流动,但并非完全弹性。在其中,他又将这一情形分成两种不同状况:一个假定是55曲线比曲线更平缓,另一个假定是它更陡直。前者适用于发达国家,它被称为对利率敏感(文章来源 海口企业网站建设www.hisoSi.com)的资本流动情况;后者更适用于一些发展中国家,它被称为对利率不敏感的资本流动情况。
我们先看对利率敏感的资本流动情况。在这种情况下曲线相对于曲线比较平缓。在宏观经济静态模型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,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利率,而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。利率上升,净资本流人增加;利率下降,净资本流人减少。因此,如果国际收支最初是均衡的,政府扩大支出,增加总需求,15曲线右移,会导致均衡产
(未完待续) 声明:部分资料来自合作媒体及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本站不对上述言论承担责任。关键字:利率,资本,财政政策,流动,曲线